編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7月7日,陜西省啟動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萬千氣象看陜西”主題采訪活動,組織中央駐陜媒體和省市媒體,聚焦各地在提振消費、科技創新、擴大開放、改善民生、生態建設等領域的創新實踐和經驗啟示,以實地走訪、深度調研等形式,探尋新時代陜西發展的內生動力,解碼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即日起,起點新聞·西部網推出“萬千氣象看陜西”系列報道,以融合報道方式全面展示“十四五”時期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成就。
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電廠的冷卻塔工作時冒出一團團水蒸氣,那么,冷卻塔里面長什么樣子呢?7月10日,起點新聞·西部網記者跟隨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萬千氣象看陜西”主題采訪團來到了陜煤集團黃陵礦業沮源發電公司,看到了建設過程中的冷卻塔和煙囪。
兩座冷卻塔和煙囪屬于黃陵礦業沮源發電公司店頭電廠二期2×1000MW機組擴建工程,該工程是黃陵礦業公司為加快國家規劃內支撐性電源建設,保障陜西省電力增長需求,推動延安市產業轉型升級的省級重點建設項目。
機組選用2臺1000MW高效超超臨界間接空冷燃煤發電機組,采用煤電一體化模式建設,同步建設除塵、脫硫及脫硝等環保設施,電廠燃料為黃陵礦業二號煤礦所產原煤,年用煤量375萬噸,通過礦區鐵路專用線輸送進廠,生產主水源為店頭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城市污水再生水,年用水量約287萬噸,廠內設置灰渣筒倉和粉磨系統,可實現固廢的全部綜合利用,電廠送出以750kV電壓等級接入國家電網。
作為黃陵礦業首個百萬級燃煤發電機組,采用自然通風的冷卻塔,利用塔內外空氣密度差形成的空氣對流作用對凝汽器乏汽進行冷卻。該項目共有兩座間冷塔,建成后塔高205米。截至目前,高達233米的煙囪外筒已經提前到頂;1#冷卻塔目前已經建設185米,再有不到20天,即可建設到205米,提前到頂;2#冷卻塔也已澆筑至152.1米,預計8月底提前建設到頂。
電廠建成后年發電量110億度,年產值可達40億元,對于促進黃陵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發揮煤電集聚效應,進一步推動延安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起點新聞記者 王靖升 劉望
審核 康樂群 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