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7月7日,陜西省啟動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萬千氣象看陜西”主題采訪活動,組織中央駐陜媒體和省市媒體,聚焦各地在提振消費、科技創新、擴大開放、改善民生、生態建設等領域的創新實踐和經驗啟示,以實地走訪、深度調研等形式,探尋新時代陜西發展的內生動力,解碼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即日起,起點新聞·西部網推出“萬千氣象看陜西”系列報道,以融合報道方式全面展示“十四五”時期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成就。
7月11日,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萬千氣象看陜西”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安康漢陰縣智能化高端紗線紡織產業園,探訪這座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的現代化紡織基地。
據了解,該產業園由安康智港華紡織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新建6棟標準化廠房及配套設施,涵蓋年產6000噸POY原絲生產線、6條PBT高彈絲加彈生產線及10萬錠智能化紗線生產線。項目以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為特色,推動傳統紡織產業向數字科技型轉型,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5億元,占陜西省功能性紗線產能三分之一。
園區主打POY原絲、PBT高彈絲及PBT包芯紗線三類高端產品。其中,POY原絲應用于航天復合材料、智能穿戴等領域;PBT高彈絲性能優于常規滌綸,成本低于氨綸,廣泛用于運動服飾及醫療用品;PBT包芯紗線結合植物纖維,成為高端針織品的優選材料。這些產品不僅技術領先,更填補了國內彈性材料市場空白。
產業園引入先進的智慧化管理系統與智能紡織設備,通過在線監測、MES系統及遠程運維技術,實現紡紗全鏈條智能化,從原料到成品“零人工接觸”,生產效率較傳統工藝提升20%以上。目前,廠區已實現4小時無人值守運行,未來將向少人化、遠程控制的“黑燈工廠”目標邁進。
漢陰縣智能化高端紗線紡織產業園
產業園生產線
智能化紗線生產線設備
生產線上的包芯紗線
全自動化的紡織設備
紡織生產中的倍捻環節
紡織生產中的細紗工序
紡織生產中的絡筒工序
倍捻機錠子加捻后的紗線卷繞部分
工人正在對紡織設備進行操作
POY原絲
生產的紗線
起點新聞記者 陳嘉欣 張思睿
審核 康樂群 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