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把跨省糾紛解決了,我已經順利拿到加盟費退款。”8月4日,家住西安市長安區的王平說。
今年5月,王平與杭州某公司因特許經營合同產生糾紛,起因是品牌方未履行平臺開通、選址服務等義務,還隱瞞平臺入駐限制事實。了解訴求后,長安區綜治中心調解員周雅靜依托“全流程云端調解”模式,通過視頻會議、線上傳證,僅用15天就促成雙方和解。
這并非個例。今年以來,長安區政法系統以西安市政法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兩行動、兩措施”為抓手,積極構建矛盾早化解、權益全保障、服務不缺位的法治生態,為各類經營主體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面對企業糾紛中常見的地域阻隔、流程繁瑣等問題,長安區綜治中心創新“互聯網+調解”機制,將“面對面”調解轉為“屏對屏”溝通,使跨域商事糾紛平均調解周期較傳統訴訟效率提升40%。
長安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入駐長安區綜治中心,整合司法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等多元力量,對涉企案件實行訴前鑒定前置、司法確認速辦,實現企業糾紛從立案到解決“最多跑一次”。2024年以來,該中心化解涉企糾紛1123件,為企業節省訴訟成本超170萬元。
實事辦到心坎上,拉滿群眾幸福感?!皺鸦ㄒ宦沸略龅?30個車位,讓我們員工不用再為停車問題發愁?!蔽靼埠阆榈掳钇嚪沼邢薰究偨浝碲w小兵對長安區交管部門的快速響應點贊。
前不久,針對企業反映的“停車難”問題,交管長安大隊實地勘查后,在常寧宮地鐵站、櫻花一路等區域新增車位近300個,并在城南大道南段為央企聚集區施劃63個車位,為企業員工解決了停車難題。
區司法局組織召開法律助企座談會,邀請駐村法律顧問與律師現場為企業“把脈問診”,針對合同漏洞、債務糾紛等提供“定制化”解答;區檢察院研發“異常企業識別模型”,通過分析注冊信息、稅務數據、銀行流水等多維數據,精準篩查異常企業200余家,相關成果入選全省數字檢察典型案例;區法院通過陜西移動微法院平臺,解決訴訟中鑒定周期長等問題,讓企業“指尖上就能打官司”……長安區政法系統不斷提升區級政法機關履職能力,用高效的法治服務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把惠企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從跨省糾紛‘云端解’到知識產權‘全鏈護’,從停車難題‘精準破’到法律服務‘零距離’,長安區不斷將法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長安區政法系統將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通過多元解紛破難題、知識產權強保護、精準服務優環境、數字賦能提質效,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以高水平法治服務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遍L安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李宇紅說。
記者 劉楓 通訊員 張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