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廠(以下簡稱 “采油三廠”)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企業改革發展戰略,通過思想引導解惑、文化宣教解渴、心理疏導解壓、生活幫扶解難、能力提升解弱,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努力將思想政治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障。
二、主要做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采油三廠牢固樹立系統思維,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業各項工作中,借助載體、依托手段,真正做到如鹽在肴,化于無形、融于細微,做到潤物細無聲,占領思想高地。
采油三廠開展廠情民意大調研
(一)把握 “基本點”,思想引導解惑,增強實干興油動力
1.推行兩個機制,耕好 “責任田”。一是推行 “三個一”思想政治工作績效考評機制。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全廠達標創優績效考評,分作業區組室、井區(中心站)兩個層級,細化考核內容,量化考核標準,構建了以層級責任落實為核心、以量化考評為手段的思想政治工作考評體系,采取半年一考評一通報一兌現的方式,將考評結果與基層單位業績和主管領導評先選優、職務(職稱)晉升等密切掛鉤,促進了思想政治工作責任的有效落實。二是推行 “兩表一分析 ”思想動態分析機制。嚴格落實黨支部每月一次、黨總支每季度一次和廠季度黨群例會的思想動態分析制度?;鶎又Р课瘑T日常走訪井站、班組和黨建聯系點,采取談心溝通等方式掌握員工思想動態,利用懇談會、班組會、換班會紓解員工思想,通過月度支委會集中研究解決實際問題。運用 “兩表一分析”,按照廠 —作業區(大隊)—中心站(井區)三個層次,做到自下而上梳理問題、分級分類解決問題,實現了思想動態分析的常態化、科學化、精準化。2019年,共梳理發現各類問題178個,問題的解決率達到100%。
2.開展兩項教育,畫好 “同心圓”。一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加強示范引領,廠領導班子先學先行,靈活運用線上線下互動學、學習思考一體學、會場現場結合學、定時定點全面學 “四學法”,建立“讀書班”學習交流微信群,推行因公缺勤 “補學告知單”制,累計開展集中學習20次共106個學時,破解了工學矛盾難題,筑牢了理想信念。加強輿論引導,通過廠自辦媒體,開辟專題專欄,做好主題教育動態報道,交流分享學習經驗,營造主題教育的濃厚氛圍。主題教育期間,累計刊發廠黨委、總支、支部三個層面的動態報道180余篇,“采油樹”微信公眾號推送相關信息80余條。二是開展 “形勢目標任務責任”主題教育。圍繞 “怎么看、怎么辦、怎么干”主題主線,用好 “一卡+一賽+兩評”載體,開展廠領導 —機關科室 —作業區(大隊)—中心站(井區)四級宣講,抽調全廠宣傳文藝骨干成立小分隊,通過快板書、情景劇、三句半等生動活潑的形式,把上級決策部署解說到員工思想深處。2019年,全廠共開展宣講137場次,3000余人現場參與,取得較好效果。
(二)抓實 “著力點”,文化宣教解渴,筑牢共同價值體系
1.加強先進典型選樹,讓核心價值觀立起來。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持續開展 “講述好故事、尋找好員工、選樹好典型”主題活動,引導員工傳承弘揚愛崗敬業精神,增強推動二次加快發展內動力。發動員工立足崗位,把身邊感動的事講開來、寫出來,共收集、整理、撰寫員工中的好故事448篇,達到了用身邊的事教育影響身邊人的目的。采取“在員工中選,由員工來評”的方式,連續開展四屆 “員工眼中的好員工”評選,選出全廠各層面好員工266名,開展好員工事跡巡回演講125場次,開辟《講述好故事》專欄宣傳報道3000余條,樹立了 “好企業成就好員工、好員工就有好回報”的鮮明導向,激發和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開展系列文體活動,讓員工群眾高興起來。樹立“高興也是生產力”的理念,高度重視文體活動開展,制定并完善了 “廠年度常規活動(工作)計劃”,建立了文藝、體育、攝影、書畫四個協會,按照“以基層為主、以業余為主、以參與為主”的原則,推行“群眾組織+專業協會+興趣小組”的組織模式,依托倒班點活動場所 —作業區文體場館 —中心站活動室“三級陣地”,使活動組織上有保證,硬件上配套完善,形成了常態化的活動機制。近兩年舉辦各類文體活動240余場,參與員工上萬人次。形成了以“奮進歌強企路”書畫攝影大賽、“采油情、石油魂”原創歌曲大賽為代表的有油味、接地氣、受歡迎的活動品牌。采油三廠員工殷曉玨、范建榮在 2018年“全民悅讀朗誦大會”全國總決賽中榮獲二、三等獎好成績;乒乓球、籃球代表隊分別獲得寧夏能源化工冶金通信工會首屆職工運動會團體第四名、第二名。
(三)疏通 “癥結點 ”,心理疏導解壓,呵護健康心靈家園
1.開展一項活動,讓思想 “疙瘩 ”有人解。樹立 “開發油田必先開發心田 ”理念,結合一線生產任務重、員工工作壓力較大的實際,為幫助員工緩解壓力、理順情緒,持續開展“青春面對面心理直通車”活動,圍繞員工需求和思想表現,提供面對面、心貼心式的心理健康服務。近年來,共走進466個站點井站舉辦心理輔導班活動91期。針對青年職工分散的特點,發動廠自主培養的153名心理輔導員,34名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和1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就近診治、對癥下藥,提供一對一、一對多式心理咨詢。
2.用好兩個平臺,讓員工心事有人聽。針對女工特殊群體因婚戀、家庭矛盾等造成的思想波動問題,推廣吳起作業區的“張姐熱線”,通過一人一事一解答,解開了思想“疙瘩”,卸掉了心理“包袱”,促進了女工隊伍穩定。熱線開通以來,共解答員工家庭、婚姻等各類問題560余人次。以“采油樹”微信公眾號為平臺,開設了 “青·聽”朗讀子欄目,分享婚姻愛情、家庭親情等方面的體會與感悟。欄目開通以來,共推送160余篇故事感人、情感怡人、真情講述的員工朗讀好作品,輻射全廠干部員工,收聽人群1.6萬余人,架起了涵養心靈、傳播正能量的空中橋梁。
(四)圍繞 “動情點”,生活幫扶解難,增強員工對油田的歸屬感
1.推進一項工程,扶貧幫困送溫暖。為解決員工家庭生活困難,持續完善公司 —廠—基層單位“三級幫扶體系”,強化廠級特困 —廠級困難—突發意外 —特殊人群“四類救助”,堅持精神幫扶 —生活物資幫扶 —家屬子女就業幫扶 —崗位調整幫扶 —發動募捐幫扶“五種幫扶方式”,綜合施策推進雙百暖心工程(即結對幫扶100名困難員工和100戶現實困難家庭),做到精準幫扶減總量、結對互助控增量,努力幫助困難家庭脫困。2019年共救助困難員工176戶,發放救助金37.69萬元;慰問困難及住院員工490人次,發放慰問金21.9萬元。
2.開展一項服務,緩解“一老一少”問題。為解決一線員工“一老一少”現實問題,整合三級單位16支志愿者服務團隊和142個井區(隊)志愿服務小組,組建成立了銀川“愛心聯盟”志愿者服務站,以“志愿者+項目”模式帶動1295名志愿者,通過定期幫扶與輪流幫扶相結合的方式,組織發動在家休息員工或離退休職工家屬義務為上班員工家庭開展衛生清潔、子女教育等幫扶活動,有效緩解了“一老一少”問題,使志愿者和受助者從心靈深處都感受到和諧友善的人性溫暖。2019年,“愛心聯盟 ”志愿者開展老人看病住院陪護21起,員工家屬生活服務237起,節日慰問困難家庭136戶,假期子女教育102場次,受益家庭達800余戶。
(五)強化 “落腳點 ”,能力提升解弱,促進員工與油田共成長
1.提升建言獻策能力,為降本增效助力。把調動員工改革創新的積極性與生產經營緊密結合起來,經常性深入員工群眾中了解思想動態和工作創意,發揚民主精神,鼓勵建言獻策,把員工群眾的“金點子”有效轉化成為油田發展的“金鑰匙”,營造了“全員創新、企業更新”氛圍。以員工群眾為創新主體,以省人、省錢、省工、省力、省時為方向,完善申報立項 —研發試制 —評比獎勵 —推廣運用四個機制,搭建基層興趣小組 —片區勞模工作室 —銀川勞模工作站三個平臺,采取基層每年一賽、廠兩年一展的方式,重獎優秀創新創效項目和能手,通過激勵機制拉動,激發員工的創新創效熱情。2016年以來,采油三廠共推廣創新成果89項,節省人力173人,節省生產成本2285萬元,消除安全隱患189項。
2.增強服務發展能力,為穩產上產加油。2019年在 “大干100天、實現雙過半”勞動競賽期間,全廠21個單位的35支黨員突擊隊、98支青年突擊隊,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昂揚斗志,站排頭、挑重擔、破難題,為拿油上產注入了強勁動力。面對產建被動局面,廠機關、科研兩所55名科級干部承包55口水平井,聯動項目組開展“四抓四?!碑a建勞動競賽,及時協調解決問題,推動生產建設提質、提速、提效,確保了新井產量任務圓滿完成。采油工藝所通過 “把黨員培養成技術骨干、把技術骨干培養成黨員”,實施 “黨員+項目課題、支部+團隊建設”,錘煉勇于擔當、敢于創新的工藝技術團隊。由廠 “十大杰出青年 ”張紅崗等黨員組成的措施增油團隊,連續6年措施增油量10萬噸以上。
三、成效啟示
(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正確處理 “情”和“理”的關系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把講情感與講道理緊密結合起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情于理、情理交融,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應防止以情代理或以理壓情的傾向,更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 “情”與個人私情混為一談。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認識到有 “情”不等于有 “理”,不能一味遷就照顧教育者的情緒,否則情越深、理越悖,背離了思想教育的宗旨。
(二)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正確處理 “剛”和“柔”的關系
制度與情感是企業管理的一體兩面,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點是促進企業管理,落腳點是推動企業生產經營效益提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準確把握好二者的度,既不能撇開制度單純運用情感解決問題,這樣有時看似問題解決了,卻埋下了長遠的隱患,造成企業管理的 “人情味”越來越重,侵蝕了企業正常運轉的肌體;同時,也不能光靠制度不要情感,這樣會造成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冷漠化,產生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的局面。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堅持剛柔相濟的原則,該剛則剛,該柔則柔。
(三)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正確處理 “投”和“產”的關系
企業是經濟組織,以效益最大化為衡量尺度。思想政治工作歸根到底是為企業發展服務的,同其他工作一樣,也要遵循 “投入 —產出”規律,只投入不產出,沒有效益,就容易陷入 “空對空”“從原則到原則”的極端,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生命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據員工結構的復雜性、思想觀念的多維性、利益訴求的多元性等實際情況,創新方法、形式、內容,克服 “一鍋煮” “一刀切”的現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樹立效益意識,像抓生產經營工作一樣抓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業績效考評體系,真正做到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細化,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