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精心打造“三套圖紙”、“三大工程”、“三個平臺”為載體的“三個三”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抓細抓實新時代國企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一、畫好“三套圖紙”,著力打牢思想政治工作基本面
一是擘畫“規劃圖”。牢牢把住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這個根本,聚焦頂層設計,把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委會議第一議題,形成了傳達學習、研究部署、貫徹落實、跟蹤督辦、檢視問效、報告反饋的工作閉環,建立了統籌推進、系統聯動、一貫到底的工作體系。2022年度全年開展“第一議題”學習13次,討論議題34項,分解完成任務61項。二是繪好“方案圖”。聚焦三基建設,積極落實“四同步”“四對接”要求,全面加強和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實現了全覆蓋;落實“兩個1%”要求,配齊配強黨務工作者,聘請專職黨務工作者54人,有效夯實各級黨組織工作力量;持續推動黨建工作各項管理體系、制度、標準落實落地,近5年,制定《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管理辦法》等新制度12項,修訂完善22項,為開展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人才保障和制度保障。三是細化“施工圖”。聚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服務生產經營、服務社會民生、做好典型引領三項工作,作為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組建黨員先鋒隊30余個,在抗擊新冠疫情、成都大運會場館設計和志愿服務、九寨溝地震災后重建、康樂縣鄉村振興等重要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彰顯了西南院人的擔當作為和政治本色。
二、抓好“三大工程”,不斷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覆蓋面
一是抓好“頭雁工程”。創設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五個一”模式,以政治學習為根本,堅持每季度舉行一次學習,每次學習聚焦一個主題,每次主題請一位專家輔導,每次學習撰寫一篇心得體會,每次學習推動一項工作,切實將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的成效轉化為推動干事創業的實際行動;創設“紅色基地+黨性教育”培訓模式,堅持每年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在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一次黨性教育培訓,6年來先后在井岡山、遵義、中央黨校、夾金山、小平干部學院、瀘州干部學院四渡赤水分院累計培訓800余人次,通過重溫入黨誓詞、參觀革命舊址、專家輔導講座,集中研討交流等方式,全院黨員干部黨性修養得到極大增強。二是抓好“強基工程”。堅持每年舉辦黨務工作人員、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培訓班,邀請內外部講師,深入講解黨務基礎、新聞宣傳、輿情應對、文稿寫作等知識,近5年開展相關培訓近10期,累計培訓近1000人次,有效提升基層黨務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三是抓好“青馬工程”。堅持“黨管青年”、“黨管人才”原則,與四川大學、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等聯合舉辦“青馬工程”培訓班,累計培訓200余人次,成功獲得“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基地”授牌,有效助力青年點亮信仰之燈。
三、建好“三個平臺”,持續擴大思想政治工作輻射面
一是建好“一院一吧一角”學習平臺。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技術,在企業“至善學堂”建立黨建人文學院,形成《“建證力量·黨課開講啦”優秀黨課展播庫》等學習專區10余個,上傳精品課、微課100余部,累計播放量5萬余次;打造黨建書吧,購置黨建、人文、社科等書籍萬余冊,供員工休閑閱覽、涵養品格;聯合新華社四川分社打造智慧黨建學習角,通過黨建云、有聲圖書館、VR等新技術,可一鍵獲取豐富閱讀資源,使黨建學習有“聲”有“色”。二是建好“一微一網、一機一欄一書”宣傳平臺。利用微信公眾號、官網、電梯間廣告機、宣傳欄和企業雜志等媒體陣地,聚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題主線,統籌推進理論武裝、新聞輿論、網絡宣傳、思想政治、文明文化、形象建設等工作,每年開展正面宣傳400余次,印刷雜志近萬冊,西藏博物館新館、天府國際機場等原創設計項目成功進入《大國建造》《城市綠心》等節目,形成強大主流思想輿論。三是建好“兩會N賽”交流平臺。結合重大節日,堅持每年舉辦七一晚會和青年員工座談會,持續開展職工群眾紅歌賽、黨史知識競賽、百名青年設計榜樣評選等活動,促進院黨委與基層員工交心談心,變單向灌輸為雙向溝通,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進一步凝聚起全院團結向上,奮發有為的蓬勃力量。
(作者系中建西南院董事會秘書、黨建工作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