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理論宣講工作緊扣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條主線,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創新使用“1+2+3+4”宣講工作方法,打造一個宣講品牌“青城之光”;建強兩支宣講隊伍“新時代講習團”“理論學習輕騎兵”;拓寬三個宣講陣地“首府新時代學習講堂”、基層“學習講堂”、新媒體“云上平臺”;創新四種宣講方式“宣講+專題課堂”“宣講+烏蘭牧騎”“宣講+分享交流”“宣講+文明實踐”,多種渠道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有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全市理論宣講工作的一大特色。
創新舉辦了“理論學習輕騎兵”示范宣講、基層理論宣講100講示范宣講、“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青城之光”理論宣講團 “身邊人講身邊變化”示范宣講系列活動,將黨的創新理論宣講融入首府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生態首府建設、文明城市創建、基層社會治理、文化建設等工作之中,緊密結合實際,貼近民生,用身邊人講身邊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好,把當代社會的主流文化展示好,把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好,把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回答好,推動基層理論宣講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2023年以來,全市已開展宣講活動5300余場,受眾50余萬人。
二、主要做法(一)建強隊伍,推動理論宣講力量多元化
扎實推進“新時代講習團”、青城之光“理論學習輕騎兵”隊伍建設。遴選了一批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優秀領導干部、知名專家學者、各行業領軍人物、先鋒模范人物充實到理論宣講隊伍。推選理論水平高,宣講能力強的理論骨干,組建道德模范宣講團、機關干部宣講團、校園宣講團、企業職工宣講團、青年宣講團、巾幗宣講團等各行業系統宣講團,推動形成多層次、全方位、廣覆蓋的高素質宣講隊伍體系。組織機關干部、專家學者、百姓名嘴、“兩委”成員、致富帶頭人、“五老”人員、模范典型、青年先鋒、各行各業優秀干部,針對農牧民、城鎮居民、企業職工、青年學生、機關干部、“兩新”組織開展面對面、互動式宣講,把面向群眾宣講作為提升宣講骨干理論素質、鍛煉宣講能力的“練兵場”。強化動態管理,通過開展業務培訓,以賽促學、以賽促講等多種方式推動宣講員隊伍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及時發現、增補優秀宣講人才,為宣講隊伍補充新鮮血液。
(二)拓寬陣地,推動理論宣講載體豐富化一是
鞏固盤活好各單位、各旗縣區基層“學習講堂”宣講陣地,依托基層學習講堂 “固定課堂”、村頭廣場 “身邊課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載體,在不斷豐富理論宣講形式的同時,打造理論宣講示范陣地,拓寬宣講平臺,打通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比如: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舉行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理論學習輕騎兵”示范宣講團第二場報告會,市派駐土默特左旗塔布賽鄉塔布賽村“第一書記”、烏蘭夫紀念館講解員依托村頭星火廣場,分別以《小廣場上的“草原星火”》《三千孤兒的額吉》為題進行了宣講,宣講團成員給基層群眾分享的一段段感人故事,讓廣大干部群眾,深受鼓舞和啟發,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凝聚起了強大精神力量。
二是打造示范“學習講堂”,各地區充分結合本地區講堂實際情況,突出講堂特色,打造“學習講堂”品牌,讓基層學習講堂成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的主陣地。比如:土左旗金海區域金華社區志愿小分隊結合本地區微講堂特點,組織開展“小板凳議事”微宣講志愿服務活動。通過面對面交流,用最貼近群眾的方式傳遞黨的聲音,針對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政策解讀,將黨的理論和政策送到群眾身邊,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三是延伸拓寬好新媒體“云上平臺”宣講陣地,把宣講與融媒體產品、線上活動相結合,制作微視頻、微音頻慕課、長圖等融媒體產品,推動宣講通過“奔騰融媒”“青橙融媒”“學習強國”平臺、“大蒙網”等“云上課堂”傳播,受眾20000余人。??
? ?
烏蘭夫紀念館講解員依托村頭星火廣場進行宣講
(三)創新形式,推動理論宣講形式多樣化
統籌各地各級宣講資源,發揮不同行業群體優勢。通過“宣講+專題課堂”的形式,結合2023年重大主題宣講,結合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中展現首府擔當作為的目標,講出創新理論的時代意蘊,講出創新理論的問題導向,講出理論與實踐的連接點,讓理論宣講更有力。通過“宣講+烏蘭牧騎”的形式,把宣講與文藝結合起來,在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時,讓群眾樂在其中、學在其中,讓理論宣講更有趣。市委講師團舉辦了““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青城之光”理論宣講團“身邊人講身邊變化”示范宣講報告會,報告會上,蘭牧騎“理論學習輕騎兵”小分隊的微宣講《欠您一個稱呼》,通過情景劇的形式,講述了土左旗張鳳仙老人收養六名上海孤兒的故事,聽眾沉浸式體驗,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國家困難時期,各族兒女守望相助的情景,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情景劇、講故事、呱嘴、快板兒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讓理論宣講更有熱度、有溫度、接地氣,讓老百姓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通過“宣講+分享交流”的形式,把講臺讓給群眾,把話筒交給群眾,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在面對面交流中向群眾闡述黨的創新理論、暢談發展思路,讓黨的創新理論走入群眾心里,讓理論宣講更有味?;孛駞^攸攸板鎮以“聽得懂” “坐得住” “記得牢” “傳得開”為目標,創新宣講模式、突出分類分眾,打造口袋公園、涼亭綠廊、田間地頭等特色陣地,開展板凳座談、“圍爐夜話”等微宣講,用“鄉音”傳遞“黨音”,把黨的創新理論、惠民政策送到百姓身邊。通過“宣講+文明實踐”的形式,依托各旗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將宣講和志愿服務結合起來,走出文明實踐的新路子,讓理論宣講更有形。
“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青城之光”理論宣講團“身邊人講身邊變化”示范宣講報告會上,宣講員通過微宣講的形式講述呼和浩特發展變化
(四)健全制度,推動理論宣講實踐常態化一是
加強制度建設。認真學習貫徹中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黨委講師團工作的意見》《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講師團工作規則》文件精神,明確宣講工作職責、宣講內容、工作隊伍、工作制度,完善了宣講保障機制。對各宣講團骨干成員進行動態管理、定期培訓、定期考核,推動宣講員隊伍常態充實更新。
二是強化激勵引導。組織開展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示范“學習講堂”、理論宣講報告、理論宣講微視頻評選活動。舉辦2023年呼和浩特市理論宣講大賽決賽暨基層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授旗儀式,通過理論宣講、知識競答、即興演講等多種比賽形式深入挖掘優秀基層理論宣講員,不斷充實宣講員隊伍,進入決賽的10名選手被聘為“青城之光”理論宣講團成員,納入了理論宣講隊伍,開展常態化宣講。健全市級宣講骨干宣講示范機制,發揮“理論學習輕騎兵”“青城之光”理論宣講團“微宣講”示范帶動作用,把“被動式”宣講變成“主動式”參與。
三是嚴格過程管理。下發重大主題宣講方案,定期下發宣講資料,明確宣講內容,推動宣講任務落實落地。按照重大主題宣講,宣講前溝通報備、宣講中跟蹤報道、宣講后報送宣講情況,實施宣講活動閉環管理機制,確保把準政治方向、提高宣講質量,推動各類宣講逐步逐級、持續深入開展。
舉辦2023 年呼和浩特市理論宣講大賽,宣講員以《齊心協力建包鋼》為題,進行宣講。
三、工作成效呼和浩特市以打造 “青城之光”理論宣講品牌為抓手,統籌全市理論宣講資源、創新理論宣講形式,全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走深走實、落地生根,打通基層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袄碚搶W習輕騎兵”、行業宣講團等基層理論宣講隊伍常態化開展“七進”宣講,在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上下功夫,用群眾聽得懂、坐得住、留得下、傳得開的話語,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清楚、說明白,使理論宣傳闡釋更接地氣、更聚人氣、更鼓士氣。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理論學習輕騎兵”示范宣講團報告會,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層理論宣講100講示范宣講團報告會,“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青城之光”理論宣講團“身邊人講身邊變化” 示范宣講團報告會,來自不同行業的基層宣講員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等宣講主題,用百姓話說百姓事,用生動的語言講清道理,把“大道理”寓于基層發展的“小故事”之中,以對話交流、分享心得體會、快板兒、呱嘴、說唱、情景劇、講故事等多種形式,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贏得基層群眾的一致好評。2023年,中共呼和浩特市委講師團被中宣部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評為“2023年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四、工作啟示呼和浩特市委講師團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聚焦“誰來講”“講給誰”“講什么”“怎么講”四個關鍵環節,著力推進基層宣講走深走實,提升了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力,擴大了覆蓋面和影響力,積累了一定經驗。
一是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要嚴把宣講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讓黨的創新理論能夠在群眾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需要有一支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扎實、專業素養過硬的基層理論宣講隊伍,發揮好黨的創新理論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將黨的創新理論準確地傳遞給群眾。不管是用什么方式,對什么對象宣講,對黨的創新理論的重要思想、觀點、戰略、舉措都要從整體上把握,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宣講,避免片面性、簡單化,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力量。
二是創新多樣化宣講形式。在有效運用傳統的宣傳宣講方式方法基礎上,結合大數據時代傳播新技術,不斷創新和發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傳播手段和傳播方式。經驗傳承與方式創新相結合。要在繼續運用舉辦學習講堂報告會、編寫理論讀物、開辦理論宣傳欄等傳統理論宣傳方法的同時,努力將理論宣傳普及融入新聞出版、視頻展播、文藝演出和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做到生動活潑、寓教于樂。傳統平臺與新載體相結合。統籌用好文化場館、紅色教育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職工之家等載體,創新用活“宣講+烏蘭牧騎”“宣講+分享交流” “宣講+文明實踐”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持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確保取得扎實成效。傳統媒介與新媒體相結合。要在充分發揮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宣傳作用的同時,制作微視頻、微音頻、長圖等通過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興媒體傳播,推進網上網下齊頭并進,建立全方位、數字化、立體式的理論傳播體系。
三是運用通俗化語言闡釋。基層宣講要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深講透,就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用通俗化的方式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才能使其真正深入人心、走進群眾。實化內容。深入調研,了解基層干部群眾感到疑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堅持從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緊密聯系工作、生活實際,把理論宣傳同人民群眾工作、生產、生活實踐相結合,做到有血有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钣谜Z言。要充分考慮和照顧基層群眾的文化水平和接受程度,善于用群眾話語、方言俗語、生活話語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事例、可感的數字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清楚、講明白?;貞P切。找準理論與群眾交互的共鳴點,緊密結合干部群眾最關心、 最現實 、最迫切的話題進行宣講解讀,回應和解決群眾的思想困惑與現實訴求。(內蒙古政研會供稿,作者:呼和浩特市委宣傳部、呼和浩浩特市委講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