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武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著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得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形成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更好指導中國實踐。”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和中國,更加需要我們持續答好“四問”,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繼續前進,煥發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生命力和說服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進一步科學回答了“四問”,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要堅持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回答中國之問,要堅持自信自立,永葆忠誠之心,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始終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果轉化為堅如磐石的思想指南。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就是一部不斷回答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國之問、不斷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理論創新史。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兩個確立”是黨在新時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兩個維護”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形成的寶貴歷史經驗,是確保全黨團結統一、實現新時代新征程各項目標任務的根本政治保證。堅強的領導核心和科學的理論指導是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根本性問題。我們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和政治優勢,決定黨的建設的方向和效果。一百多年來,我們黨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必須堅守政治忠誠,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要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遠把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緊密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的原創性回答,深刻理解把握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展現的強大真理力量、獨特思想魅力、巨大實踐偉力,不斷深化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的認識,以理論上的清醒促進政治上的堅定,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回答世界之問,要堅持胸懷天下,永葆進取之心,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始終做敢想敢為、善作善成的示范引領者。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已經離不開中國。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斷涌現,人類向何處去?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凝結著中華文明的優秀成果和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系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敝袊伯a黨人始終堅持胸懷天下,矢志不渝致力于人類進步事業,致力于為世界謀大同,為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貢獻中國智慧。我們要做示范引領者,以馬克思主義的全球視野和天下情懷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放眼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使人類社會向著更加光明、文明的方向前行。
回答人民之問,要堅持人民至上,永葆敬畏之心,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始終做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堅定踐行者。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毫不動搖。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為誰執政、為誰用權、為誰謀利是中國共產黨人時刻都必須回答好的人民之問。黨的二十大報告“人民”是高頻詞,鮮明回答了“人民之問”,對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立場、人民情懷作了堅定的宣示和飽滿的表達,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愛民親民安民惠民的真情實意。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在探求人類解放的道路上,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敝袊伯a黨人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的堅定決心,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高度自覺,從“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諄諄告誡,到“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使命擔當,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情懷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赤子之心躍然紙上。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最持久的力量,答好“人民之問”的關鍵,就是聆聽人民心聲,回應現實需要。隨著時代和實踐的不斷發展,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不斷有新需要新要求,我們必須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堅定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準確把握人民群眾所想所需,積極主動回應人民的期盼,在植根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過程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凝聚中華兒女團結奮斗、不斷奔向共同富裕,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回答時代之問,要堅持守正創新,永葆責任之心,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始終做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團結奮斗者。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時代是出卷人,“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重大時代課題”。在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的時代背景下,中國與世界都面臨著新的“時代之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在應對發展新階段、矛盾新轉化、發展新目標的過程中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構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形成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開拓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面臨著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論和實踐課題尤其是重大時代課題。新時代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直面時代之問,清醒認識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使馬克思主義呈現出更多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是我們的獨創版和現實版,需要我們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團結奮斗、守正創新,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瘪R克思主義能不能在實踐中發揮作用,關鍵在于能否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都是“實踐之問”。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我們在堅持、捍衛、發展和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過程中,要繼續回答好“四問”,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宏偉篇章。
作者單位:西安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