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是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所必須準確把握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本文從“理論之問”“實踐之問”“人民之問”“世界之問”四個角度對堅持問題導向進行全面分析,深入闡述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在堅持問題導向中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全文3900字,閱讀約需8分鐘
堅持問題導向
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
周楊
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犧牲奮斗永不止步,理論創新亦無止境。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提出“堅持問題導向”這一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所必須準確把握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強調“理論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所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理論創新也面臨全新要求。只有樹立問題意識,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回答好理論之問、實踐之問、人民之問、世界之問,才能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回答好“理論之問”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如何堅持好、發展好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所面臨的重大課題。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關鍵是要回答好“理論之問”,做到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在守正創新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真經”,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來說仍然是完全正確的”,并強調“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必須以科學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做到完整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研究,從源頭上完整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研學經典并非盲目照搬照抄,而是要深刻認識到“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做到聯系實際學、與時俱進學,避免以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大精深、常學常新,讀原著、學原文的最終目標是要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掌握其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
在守正創新中發展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馬克思主義是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但要在創新和發展中永葆旺盛生命力。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必須將堅持馬克思主義寓于發展馬克思主義之中,在守正創新中發展馬克思主義??v觀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只有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本國實際相結合時,才能推動實踐發展,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一條寶貴歷史經驗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只有勇于結合新的實際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夠作出新的理論創造,讓馬克思主義展現出更強大的真理力量。
回答好“實踐之問”
實踐是理論之源,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因此,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重中之重是要時刻聚焦新的實踐要求,回答好“實踐之問”。
中國實踐催生中國理論。正確認識和把握中國實際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起點。早在1939年《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毛澤東同志就提出:“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毙旅裰髦髁x革命時期,面對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對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發展提出新問題、新任務,在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中催生了新理論新思想。百年征程上,中國共產黨正是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在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創造性地回答實踐發展提出的新問題和新任務中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
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面對深刻的社會變革和獨特的實踐創新,推進理論創新有著強勁動力和廣闊空間。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應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推進理論創新必須要以實踐中面臨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實踐中,問題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新老問題交織纏繞,只有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真正推動理論與時俱進。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才能真正對實踐產生科學指導作用。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要立足“兩個大局”,胸懷“國之大者”,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實踐要求,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所帶來的新的實踐要求,在回答好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之問中推進黨的理論創新。
回答好“人民之問”
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是以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實現人的解放為目標的思想體系,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必須自覺把回答好“人民之問”作為根本價值遵循,繼續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
理論創新必須以為人民謀幸福為根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敝袊伯a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因此理論創新必須緊緊圍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展開。新時代,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人民需求從“有沒有”轉變為“好不好”的更高層次的新需求。如何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新時代的“人民之問”。理論創新必須以此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始終關切人民需求,回應人民呼聲。
理論創新必須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的火熱實踐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源頭活水,離開人民,理論創新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理論創新必須建立在充分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充分發揮人民群眾首創精神的基礎上?;仡櫄v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每一項重大實踐成果和理論成果都來自于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方面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智慧?!毙抡鞒躺侠^續推進理論創新,就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從群眾中汲取無盡的智慧和力量。我們要甘當小學生,虛心向人民學習,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中積極概括、提煉和總結出真正反映人民、代表人民的理論。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推動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
回答好“世界之問”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成為關乎各國利益和人類前途命運的“世界之問”。中國共產黨作為為人類進步事業而不懈奮斗的政黨,必須以更加寬廣的世界眼光對此作出正確回應,在科學回答“世界之問”中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
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中國是世界的中國,當前,“新時代”與“大變局”相互交織激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要在世界大變局中加以推進。自我們黨誕生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胸懷天下”,進一步明確了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這個挑戰不斷、風險增多的時代,我們黨始終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不懈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用擲地有聲、令人信服的中國方案不斷回答“世界之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人類整體利益出發,提出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等重要論斷。這些我們黨回答“世界之問”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不僅正在成為破解全球難題的世界共識,也為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奠定了重要基礎、明確了前進方向。
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進理論創新的過程,也是吸收借鑒人類文明成果的過程。列寧曾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從人類知識的總和中產生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是“不斷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豐富自己的歷史”。交流互鑒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也是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的重要動力。百余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博大胸懷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堅持兼收并蓄、去粗取精,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必須繼續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加強同外界對話和溝通,虛心傾聽世界聲音,積極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