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淑燕
近日,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領導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我們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激發全體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指導原則,又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屬性,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理論成果。
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的堅持與發展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它根植于人民,指明了要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推進人類解放。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性這一根本價值也成為馬克思主義區別于其他理論最耀眼的底色,成為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源泉。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征統一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既堅持了人民主體地位,激活人民的創造活力,又表明現代化面臨問題是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充分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人民立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人人享有、防止兩極分化的現代化,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不能只是少數人富裕,而是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關照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既滿足人民物質富足的需求,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表明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要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通過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求現代化的發展,使人類發展更安全、更健康、更可持續。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的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國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國式現代化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為目標,堅定人民立場,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天下人民。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體現了新時代對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的堅持與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馬克思主義認為,所謂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F實的、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人是人類歷史上實踐活動的主體。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斗出來的!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以中國特有的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重大成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關鍵在黨,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斗目標行穩致遠,激發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力,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探索解決新時代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世界之問的現代化,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并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結合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人民立場,是把握人民愿望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造,是在中華大地上經過艱苦奮斗探索出來的走得通、行得穩的正確道路,更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開辟了人類實現現代化的新道路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防止兩極分化;中國式現代化不走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打開了事業發展新天地。
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同于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開辟了人類實現現代化的新道路。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式現代化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范,為其提供了全新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的社會制度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作者單位:西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