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睆摹皟蓚€務必”到“三個務必”,充分展現了百年大黨的歷史清醒和理論自覺。新時代新征程,深刻體悟“三個務必”的情感意蘊,有助于彰顯黨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謙虛謹慎的優良作風和敢于擔當的使命責任,有助于擦亮黨的創新理論的鮮明底色,進一步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在新的“趕考”路上交出一份更加優異的答卷。
“三個務必”蘊含深厚的為民情誼
中國共產黨是肩負馬克思主義歷史使命的無產階級政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執政的源泉和力量?!叭齻€務必”正是我們黨矢志不渝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深厚為民情誼的體現。
始終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皻v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1]。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發展的終極推動力量,一切私有制和剝削制度都是為少數統治階級服務,只有推翻一切剝削制度,才能實現全人類的解放?!皢酒鸸まr千百萬,同心干”,發動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瓊崖起義等,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爬雪山、過草地,歷經千辛萬苦保存革命的力量;“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不懼國民黨反動派的大逮捕、大屠殺,誓把腐朽黑暗的舊社會埋葬;啃硬骨頭、涉險灘,全面深化改革向最難之處攻堅……一百多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都在踐行自己的初心使命。
始終以真摯的人民情懷滋養初心使命。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情,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既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所在。毛澤東同志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鄧小平同志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江澤民同志要求黨員干部“滿腔熱情地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扎扎實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胡錦濤同志提倡“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黨正是因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才能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創造了一個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始終以牢固的公仆意識踐行初心使命。人民是當家作主的主人,黨員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這個關系任何時候都不容顛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我們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以百姓心為心?!盵2]無論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還是“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都是中國共產黨公仆意識的真誠宣示。以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楊善洲、谷文昌等為代表的各條戰線的優秀黨員干部,更是以牢固的公仆意識、公而忘私的實際行動模范踐行了黨的初心使命。
“三個務必”蘊含深沉的愛國情操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形成的激勵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經千難而百折不撓、歷萬險而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書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神華章。新時代愛國主義本質上是對國家、對黨、對社會主義的忠誠,是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是愛國情感、思想和行動的理性升華。祖國的命運和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密不可分。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就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最重要的體現。愛國主義是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字面上看愛國主義與愛黨、愛社會主義存在一定差異,實則相互依存、相互貫通,交集于“忠誠”這種優良品格,指向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聚焦于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匯聚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
始終把愛國主義與黨的初心使命貫通起來?!捌埨麌疑酪裕M因禍福避趨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是中國共產黨當仁不讓的使命責任。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始終把愛國主義與黨的優良作風貫通起來。黨風問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正確理論,人格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堅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隨時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堅持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歷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堅持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保證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堅持以優良作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以好作風好形象創造民族復興新偉業。
始終把愛國主義與黨的偉大斗爭貫通起來。越是偉大的事業,越充滿艱難險阻。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持把黨的領導、馬克思主義的指引和愛國主義的情懷相貫通;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敢于直面風險挑戰,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戰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風險挑戰,在偉大斗爭中更好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三個務必”蘊含深遠的憂黨情結
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精神特質,是砥礪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和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和國內全面深化改革涉險灘、破堅冰之際,“三個務必”的提出飽含深遠的憂黨情結。
一方面,憂患意識承載著深厚的民族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層結構,是深藏在歷代仁人志士心中對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對國家民族的深沉摯愛。如道家憂人類破壞自然大道之患尋求“人法自然”之路,墨家憂百姓之苦提出“兼愛”“非攻”主張,法家憂政治秩序混亂之患強烈要求改革現行制度,儒家憂“禮壞樂崩”之患主張“克己復禮”“修己安人”等。另一方面,憂患意識凝聚著我們黨深刻的歷史經驗,與黨的宗旨、初心使命和深厚的人民情懷一脈相承。每當民族危難之際、國家發展關鍵節點,這種憂患意識就會彰顯出來,成為戰勝任何困難的強大動力。中國共產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歷經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無論“甲申對”“窯洞對”還是“趕考對”,均飽含對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前途命運的深深憂慮之情?!叭齻€務必”飽含對新時代“大黨獨有難題”的憂慮之情,彰顯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憂患意識和安而不忘危的憂黨情結。
憂百年大黨永葆先進性的難題。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對黨員干部來說,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嚴重的病變。要清醒看到理想信念滑坡對先進性的消解,精神上“缺鈣”得“軟骨病”,在風雨面前畏首畏尾、瞻前顧后、東搖西擺的危險;要清醒看到主觀世界改造不徹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正確的危險;要清醒看到宗旨意識淡化對先進性的消弭,對群眾缺乏感情、不關心群眾疾苦、不真誠為群眾服務的危險;要清醒看到“四風”長存和貪污腐敗、脫離群眾、松弛懈怠的危險。
憂百年大黨執政能力建設的難題。將“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寫入黨章是對黨長期執政與建設的深謀遠慮。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依然存在,要著力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要特別警惕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文化滲透,著力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要看到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方面的難題,著力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要看到全球發展中存在的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行徑的危害,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提高應對復雜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憂百年大黨執政地位鞏固的難題。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從某種意義上說,自從黨成立以來,我們黨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內部變質、變色、變味,喪失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色,背離黨的宗旨而失去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要清醒看到黨的建設特別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依然面臨不少頑固性、多發性問題,這些問題對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最具殺傷力,嚴重損害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動搖黨長期執政的根基。因此,我們必須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居安慮危,履平慮蹶。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全黨同志必須牢牢堅持“三個務必”,用情、用心、用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隨時做好應對突如其來“黑天鵝”、不期而至“灰犀?!焙碗y以預料“大白鯊”等強國復興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的準備,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
■注 釋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頁。
[2]習近平:《在2021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3月2日。
(作者系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汕頭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維護黨的領導核心的政治哲學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