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新一代空間基礎設施的需求征集中,高分辨率高光譜應用需求占比高達64%,凸顯了高光譜遙感技術的重要性和巨大潛力?!?1月19日,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西光航天”)董事長兼總經理秦靜表示。
對中科西光航天來說,征程是星辰大海。
11月11日12時0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力箭一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西光壹號”系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其搭載的西光壹號04星(鵲華一號)(以下簡稱“鵲華一號”)是國內首顆高分辨率點源甲烷監測商業衛星。該衛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在商業化雙碳監測衛星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填補了國內這一領域的空白。
在剛剛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由中科西光航天研制的“西光壹號”系列衛星備受矚目。
“鵲華一號具有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的特點,可以‘上觀大氣、中觀地表、下探地礦’。它能反映地球表面細微的甲烷變化,精準追蹤‘碳’產生源頭,并能科學評估不同區域的碳中和潛力?!鼻仂o說。
秦靜表示,未來,中科西光航天將持續打造“西光壹號”高光譜遙感衛星星座,最終實現158顆衛星在軌星座建設規劃,助力我省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的種子,時刻在尋找適生土壤。2022年7月,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與中科西光航天簽約,投資15億元建設1個企業總部、2個研發中心、3條生產線和4個衛星應用領域,打造國內首個基于高光譜技術的衛星大數據應用中心,以及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衛星總裝基地、商業航天創新基地與科技人才培養基地。
“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空港新城持續加強項目招引和產業培育,先后有中科西光航天、湄南高科等高新技術企業落地,臨空經濟全產業鏈不斷壯大,臨空經濟規模超380億元?!蔽飨绦聟^空港新城管委會主任張蔚表示。
2022年3月,陜西亮出一套改革“組合拳”,以“三項改革”護航科技成果高效轉化。
不將職務科技成果納入國有資產管理,明確技術轉移人才參與職稱評審的兩條路徑,支持科研人員以橫向科研項目與經費入股科技型企業……一系列改革舉措,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
如今,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越來越多創新主體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西安礪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里,國內第一條薄膜鉑電阻自動化生產線不久前剛建成投產。“今年預計可生產芯片800萬只至1000萬只?!钡Z芯慧感創始人、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副教授羅劍介紹,這款新型溫度傳感器芯片此前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
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院士團隊聯合我省氫能鏈主企業陜西旭強瑞清潔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了陜西旭氫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促成全省首條氫燃料電池電堆生產線投產。目前,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已累計引進培育氫能企業70家,形成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發展形態。
西北工業大學聚焦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重點產業,新組建67家成果轉化參股公司,7家企業成為產業鏈鏈主企業,7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陜西華秦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學??萍汲晒D化收益24.36億元,貢獻地方稅收4.25億元。
企業主動創新,行業共謀創新,政府密集出臺的政策進一步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構建“挖掘—落地—服務—展示—打榜”全鏈條“三項改革”推進機制;
編制發布全省首個科創服務標準《秦創原總窗口科創服務體系建設標準》及《科技創新企業服務規范》,形成秦創原“1+5+N”科創企業服務體系,累計受理企業服務需求3.4萬項;
2022年至今,累計承辦“三項改革”項目集中路演系列活動83場,推介項目、團隊415個;
……
在創新沃土的滋養下,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落地科技成果轉化企業超過900家。(記者 侯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