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國兵器西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試制分廠鉗工張新停在檢測量規。 受訪者供圖
記者 郭軍
“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好的環境,這就像土壤和種子的關系?!?月21日,中鐵寶橋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劉軍說。中鐵寶橋先后投入100多萬元用于工作室創建、成果獎勵,每年撥付300多萬元用于職工培訓,助力“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如今,在陜西各地,一場關乎產業工人發展路徑的改革浪潮正悄然興起。從陜北的能源基地到關中的制造重鎮,再到陜南的生態產業區,無數產業工人正通過這場改革,實現從“工”到“匠”的華麗轉身,為新時代“工匠精神”注入強大動力。
從小課堂到大舞臺
2月19日,施工電梯載著工人沿江蘇常泰長江大橋主塔不斷攀升。上層高速公路、下層普通公路和城際鐵路的獨特布局,使常泰長江大橋擁有全國最大跨度斜拉橋和超高橋塔。“大橋焊接,不僅要做到焊縫光滑,還要保證焊得牢固?!背L╅L江大橋的參建者、中鐵寶橋智能焊接班組長楊鴻濤說。
焊接,聽起來是普通工作,但要達到外觀好看、內部沒有缺陷,離不開創新工作室的技術支持。中鐵寶橋的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先后參與臨港長江大橋、瀘州長江二橋、烏江大橋等項目的重點建設任務,攻克了一道道技術難關,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源。
讓產業工人提升技能,是產改的主要任務。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各級各類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2000余個,匯聚了2.5萬余名創新人才。省總工會為省級示范性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提供支持資金785萬元。
如果說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是小課堂,那么技能競賽就是大舞臺。2024年,在陜西舉行的第八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帶動了全國770萬名產業工人參與練兵。
陜西每年開展200多個職業(工種)技能競賽,為職工搭建學技術、練本領、長才干的廣闊舞臺。“每年還有8萬余家企事業單位舉辦各類勞動和技能競賽,參與職工500余萬人次,以賽促訓、以賽促學?!笔】偣洕夹g部部長張朝惟說,省總工會每年安排700萬元資金支持基層工會開展勞動競賽。
從小點子到大效益
如果說技能提升是產業工人的成長基石,那么創新創效就是他們釋放潛能的催化劑。
央視節目中,中國兵器西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試制分廠鉗工張新停曾表演過用鉆床為雞蛋穿孔,雞蛋膜卻不破。張新停承擔著我國高科技裝備保障任務的高精度工裝量具科研試制任務,先后帶領團隊研發制作出3萬余件精巧細致的測量工具,完成工藝重點攻關項目100余項,累計創造經濟價值4200余萬元。
“只要你用心做科研,一個個小點子也能產生大效益?!睆埿峦Uf。
在陜煤集團神木檸條塔礦業有限公司,大伙兒把車間叫“創客工廠”。
該公司先后在基層單位成立了17個創客分站和62個創客小組,實行月度例會制度、創客導師制度、崗位課題提升制度,不斷激發職工的創新活力。
“我們每年拿出1000多萬元設立‘全員創客’獎勵基金?!标兠杭瘓F神木檸條塔礦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賀明利說,公司上下形成了“人人都是創客,事事皆可創新”的良好氛圍。
去年,在延安市總工會舉行的“五小”評選發布活動中,延長石油七里村采油廠機修車間內修工段段長程育文的小發明“二型抽油機減速器軸承座磨損修復”獲得一等獎。這項發明每年能為采油廠節約10萬元?!拔逍 被顒邮侵浮靶「镄隆⑿“l明、小創造、小設計、小建議”職工創新活動。職工圍繞生產經營中發現的難題,進行技術革新、技術協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啊逍 顒娱T檻低,效果好。有些發明一年能為企業帶來上百萬元的效益?!毖影彩锌偣洕控撠熑税状何湔f。
2024年以來,陜西各級工會組織動員企事業單位申報全國職工“五小”創新成果項目1000多項,申報數量居全國第十位。
從小學徒到大工匠
“新八級工”制度在陜西落地后,多家國有企業積極響應,下設學徒工,上增特級技師、首席技師,并建立與職業技能聘任序列相匹配的激勵政策,讓產業工人職業發展有奔頭。
“新八級工”制度還突破了資歷、年齡等方面的限制,進一步激發高技能人才的積極性。
“產改就是要聚焦職工最關心的事?!笔】偣h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軍說。
西安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特級技師、鉗工楊峰坐在清華大學的課堂上,接受清華大學理論導師和技能導師的專業指導。作為大國工匠培育對象,他和全國220名來自不同領域的產業工人一起,參加為期一年的人才培訓。
產業工人上清華,讓楊峰獲得感、幸福感滿滿。這也是產改提升政治地位和加強社會保障的一個縮影。
產改后,眾多產業工人代表如大國工匠徐立平、全國勞模董宏濤等,承載著全省產業工人的期盼與重托,積極參與到社會治理中,察國計民生大勢、謀改革發展良策。各企業在管理崗位晉升、干部選配等方面,也加大了對產業工人的傾斜力度。
“今后,我們將拿出更多有力措施培養、用好技能人才,讓產業工人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王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