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旅集團延安公司旗下山丹丹紅色文化培訓精心編撰的文字作品《延安時期對外宣傳的經驗及其傳承》《延安精神與延安時期的新聞宣傳工作》《<解放日報>的改版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成功獲得國家版權局頒發的作品登記證書。這一殊榮不僅是對延安山丹丹紅色文化培訓創作實力的肯定,更是對延安紅色文化傳承與發揚工作的高度認可。
《延安時期對外宣傳的經驗與傳承》以延安時期日語廣播實踐為例,深入探討延安時期對外宣傳的經驗及其傳承,通過對日語廣播的創建背景、編輯方針、傳播效果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中國共產黨對外宣傳工作的深遠影響,對延安時期對外宣傳的特點和策略進行總結,以期為當下新聞工作者與新聞傳播類學子提供借鑒與啟示。
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報》創刊。這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張大型綜合性中央機關(日)報。在這一時期,黨的新聞事業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積極開展新聞宣傳實踐,形成了一批有影響的、與當時革命斗爭實際相適應的報刊和理論文章,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旨在深入解析延安時期新聞宣傳實踐與延安精神形成的互動關系。向授課對象講述延安時期新聞事業發展的艱苦復雜環境,然后結合延安《解放日報》改版、《邊區群眾報》創辦等具體歷史史實講述延安時期新聞宣傳工作具體實踐中對延安精神主要內涵的自覺實踐,并得出延安時期的新聞宣傳實踐過程艱苦卓絕,成果重大,影響深遠,鑄造了新中國新聞事業發展模式。
隨著抗日戰爭的深入,中國共產黨的新聞宣傳工作在推動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動員群眾以及爭取國際支持等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也面臨著國民黨當局與日軍的威脅?!督夥湃請蟆纷鳛檫@一時期中國共產黨機關報,其創刊與改版是延安時期革命事業不斷向前發展下改進新聞宣傳工作的必由之路,不僅是黨在新聞宣傳領域的一次重要實踐,更與延安時期整風運動和黨的宣傳領域中心工作轉向存在互動關系,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的生動體現。通過1942年《解放日報》改版過程的講授,了解中共抗日最困難的時期,新聞宣傳事業的應對策略和發展效果。
延安山丹丹紅色文化培訓汲取圣地延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秉承“傳承精神 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挖掘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及知青歲月留下的紅色資源,以圣地河谷·金延安教學基地為樞紐,以遍布延安的紅色革命舊址、自然生態景觀為站點,以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為核心,充分挖掘延安豐富的歷史民俗文化,不斷推出獨具特色的培訓課程。三篇作品獲得國家版權局的作品登記證書,是延安山丹丹紅色文化培訓長期以來致力于紅色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成果體現,也是對中國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的一次有力推動。下一步,陜旅集團將積極引導旗下紅色景區深度挖掘和創新紅色文化,致力于打造更多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精品文化力作,為進一步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