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九日上午,在延長油田杏子川采油廠郝家坪注水項目區,工作人員在巡檢井場。 記者 孫丹攝
能源保供必須以技術為引領,下好先手棋。近年來,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延長石油”)加快技術攻關,堅持穩煤、擴油、增氣并舉,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能力大幅提升。
7月29日上午,在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延長油田”)杏子川采油廠郝家坪注水項目區,工作人員在巡檢井場。
“我們利用注水設備把水質達標、配注精準的產出水從注水井注入油層,以保持油層壓力,提高油田最終采收率?!毙幼哟ú捎蛷S注水管理辦公室主任梅艷說。
過去,油田要靠打新井來維持產量穩定,投資巨大且資源品位逐年下降。近年來,延長油田以提高油田開發水平和最終采收率為目標,連續開展“三年注水大會戰”,依托注水項目區建設,進行精細注采調控,挖掘、釋放油藏潛力。
“經過持續開展攻關試驗,我們探索形成面積注水、強化注水、細分注水、多點溫和注水等差異化注水開發調整治理技術。同時,通過自主研發和試點引進,形成了低壓井泡沫洗井、分類解堵、不停井短周期壓力測試工藝和波碼智能分注等一大批適配工藝,這些關鍵技術與工藝的突破為注水見效提供了可靠支撐?!毙幼哟ú捎蛷S總地質師張金良說。
2015年以來,郝家坪注水項目區通過注水技術,大幅提高油田開發水平,年產油量從3.9萬噸提高到目前的13.2萬噸,日產油量從97噸提高到410噸。延長油田通過注水開發測算彌補老井基礎產量518.9萬噸,自然遞減率從13.6%降至11.2%,采收率從13.7%上升到17.3%,為原油持續年產1000萬噸以上奠定了基礎。
二氧化碳是大氣中最主要的溫室氣體,如何通過技術手段讓其成為油田穩產、上量的“香餑餑”?
在位于延安市安塞區的杏子川采油廠化38注氣站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項目現場,3臺巨型銀白色球罐裝置并排而立,成為黃土高原一道亮麗的風景。
“利用這3臺裝置,我們將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儲存,并通過管道注入地層,提高油田采收率,同時實現二氧化碳地質封存,讓每噸二氧化碳都創造出雙倍價值?!毙幼哟ú捎蛷S廠長劉力鵬介紹,“這歸功于我們持續突破技術難題,提升二氧化碳封存條件,同時形成低成本、技術一體化的優勢?!?/p>
“注氣站的二氧化碳注入規模已達到每年36萬噸,相當于每年植樹324萬棵,可以節約水資源108萬立方米,提高原油采收率8.1個百分點?!眲⒘i說。杏子川采油廠還加快布局新興產業,構建風電光伏多能互補體系,推進“CCUS+新能源”項目,在CCUS項目區建成1500千瓦風能和250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600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3420噸。
日前,由延長石油氣田公司負責實施的延安氣田中區南部產能建設項目建成中交,較計劃提前6個月。延長石油天然氣年產能達到150億立方米,使鄂爾多斯南部傳統認識上的“貧氣區”躍升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百億立方米級氣源地。
2022年以來,延長石油持續突破技術壁壘,推動建設延安氣田中區北部、延安氣田中區南部等產能建設項目,將天然氣年產能從70多億立方米提升至150億立方米,新建和擴建各類場站114座,接入天然氣井2468口,鋪設各類管網近4000公里。
“我們持續突破地質理論和開發關鍵技術,目前已經實現氣藏高效開發和單井產量提升。”延長石油氣田公司開發部經理劉二虎說,“今年,我們的天然氣產量預計達到120億立方米,可滿足6500萬個家庭一年的日常用氣需求?!?/p>
在穩煤方面,圍繞將煤炭儲量優勢轉變為產能優勢,延長石油加快建設千萬噸級智能化礦井和百萬千瓦級智慧電廠集群,目前已建成魏墻、西灣、巴拉素、可可蓋等現代化礦井,煤炭年產能達到5000萬噸。
創立120年以來,延長石油累計生產原油2.61億噸、天然氣552.78億立方米,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記者 孫丹 霍海澎)